CT取電裝置設備下取能互感器取電模塊以及儲能容量
前已述及,供電電源是影響故障指示器終端在線率很重要的因素,尤其是采用CT取電供電模式時,因一次電流大小隨負載的變化而隨機波動,導致能量源頭的供應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,因此如何配置取能互感器、取電模塊和后備儲能容量,是能否充分利用設備投資、最大限度的保障負載持續供電的關鍵。
1、 CT取電原理介紹圖

如圖所示,一次電流穿過取能互感器,并在取電互感器的二次側感應出二次電流,二次電流經取電模塊轉換成低壓直流電能,該部分電能一方面供應故指終端負載,同時也將多余電能存儲在儲能電容中,當一次電流較小取電模塊所取電能不足以供應故指終端負載時,儲能電容釋放電能予以補充。
2、可取電能計算
取能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與變壓器的原理相同,均滿足電磁感應定律。一次電流
I的一部分分量
I0用于對取能互感器勵磁,即類似于變壓器的鐵芯損耗;另一部分分量電流
I1則在二次側反電動勢的作用下形成二次側電流,傳導電能到二次側負載(忽略線圈電阻形成的銅損及渦流損耗等),其電流分量的關系式滿足:

忽略電磁傳導過程中的非線性因素(經推導和測試驗證表明,在工程估算中忽略其非線性因素是可行的),CT取電模式下的取能功率
P0可用如下經驗公示表達:

其中
k:功流轉換系數,與取能互感器參數有關。
在固定周期T內,從一次側電流中可以取能的總能量為:

3、 終端負載功率
終端負載功率隨著程序運行狀況而波動,但在程序任務確定的情況下,其在周期內的平均功率相對恒定,即表現為一個恒定功率為
PL的負載,其在固定周期T內,所需的總能量
WL為:

可以理解,在固定周期T內,只有在
W0>
WL的情況下,才有可能實現故指終端的持續在線運行。選擇功耗
PL較小的故障指示器終端,有利于延長其在線工作時間,但由于計算芯片和工作任務的限制,降低
PL的措施有限,更多時候需要在增大取能功率
P0上想辦法。
增大取能功率
P0只有兩個途徑,即提高一次側電流
I和提高CT取電模式下的功流轉換系數
k。將取能互感器安裝在平均一次負荷較大的支路(如環網柜進線側)有利于提高一次電流
I水平;提高CT取電模式下的功流轉換系數
k,往往需要選擇較好的取能互感器(如鐵芯具有較好的導磁性能和較大的有效截面積、合理的繞組匝比和線徑等),在現場安裝空間有限的情況下,也可選擇雙取能互感器輸入的模式提升功流轉換水平。